23662011-11-29 14:21:11
房地产调控,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不断上涨的房价上,而鲜有关注低碳、节能、生态、环保等等背后的真相。
北京精瑞住宅科技基金会一位评审专家在全国广泛考察了众多项目之后,告诉记者,中国的住宅项目节能仅仅停留在口号阶段,而真正能做到低碳、节能、环保甚至安全系数的建筑,屈指可数。
在其背后是,责任归属缺失,以及相关政策的空白。
漂浮的节能建筑
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赵正挺提及上海“11·15”火灾时说,该起事件起火原因主要是因为在节能整治过程中使用的防火材料对应的是B级防火。此次火灾后,政府下达了相关文件,要求各项目提高防火等级。此前绝大部分项目使用的防火等级都为B级防火。
“提高防火等级会增加成本。”赵正挺表示。据上海一位业内人士调查,如果要替换引起该项目着火的材料,每平米成本需要提高150元。
提高防火等级,开发商缺少积极性。在赵正挺看来,产品究竟是否真正节能、真正达到绿色指标,并不能影响开发商的销售情况和房价高低。
北京精瑞住宅不动产研究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房价与产品无关,市场对于绿色建筑的薄弱意识,导致没有开发商愿意真正去做好产品。这使得市场上所谓的绿色节能变成了一种口号。让这位专家郁闷的是,他所负责的生态节能环保评选,仅仅在全国范围征集到50个真正符合绿色节能条件的项目。
赵正挺认为,责任归属缺失是直接导致绿色、生态、节能等建筑一直停留在口号上的主要原因。“开发商认为政府应该多补贴,而政府认为这是开发商分内的事情。”
一直倡导绿色地产的万通地产董事长冯仑认为,在市场尚未成熟的时候,应该是政府政策鼓励补贴一点,开发商成本增加适当消化一点,逐步引导市场成熟。
真正的节能生态建筑成本增加并不多。根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出具的一份“验证”报告,数值量化后的绿色地产既不曲高和寡,也并不昂贵。
根据这份报告,以天津某绿色项目为例,该项目一期占地3.38公顷,项目建筑体量7.21万平方米,如果遵循绿色三星建筑标准,每年约节电108万度(相对于节能65%)-163万度(相对于节能50%),节水16875吨。同时,只需额外增加1802.5万元。粗略折算下来,该项目每平方米的绿色节能投入为250元。考虑到该项目为高端项目,这一节能投入在总体的项目投资额与利润回报表上显得微乎其微。
但即便如此,开发商也并不愿意过多承担。
某大型房企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不仅仅是成本增加一点,人工成本也很麻烦。因为绿色节能过于专业,只能设立专业的部门去宣传。而购房者对此并不是特别认可,总认为是炒作。所以,开发商没有积极性。
目前全国各地“旧房改造”任务仍很繁重。重庆计划2009年完成553万平方米、115个旧房片区的改造;2010年前,沈阳要完成620万平方米的旧房热计量改造;“十一五”期间,上海将完成旧房改造3000万平方米;广东计划2009年完成500万平方米旧房节能改造任务。
而根据2008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规定,对现有建筑进行节能、节电、节水等改造的资金来源,居住建筑的改造费用,由政府、建筑所有权人共同负担。但在实际操作层面,现有存量建筑节能改造资金的来源不稳定,使建筑的节能改造之路面临着巨大压力。
“如果市场对于绿色节能的认识更高一点,而不是把目前仅仅都放在房价高低上,开发商的积极性也自然可以提高。”北京精瑞住宅不动产研究院有关人士表示,目前政策并没有对于绿色节能有统一的标准规定。各部门都仅停留在示范推广阶段。真正解决节能建筑问题还需要购房者提高意识。
不过有些企业这方面也有了鲜明的意识。在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与金贸中心的签约仪式上,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受频频发生的火灾等建筑因素的影响,在寻找合适办公楼的时候,除了选取合适的地段,还会把建筑质量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而金贸中心5A纯写字楼的“低碳智能环保建筑”特点,是吸引他们最终签约的重要因素。
混乱的建筑公司
混乱的建筑市场,是影响建筑质量和建筑节能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最近,上海一家建筑公司老总如同热锅上的蚂蚁。11月15日以后,他开始到处补办各种资质证件。甚至接受记者采访的时间,他都显得紧凑。“现在管得很严格,如果被查到,可能会被停业。”
此前,他刚刚把公司的注册资金提至500万元,并向上海某区建设交通委申请建筑装修的三级资质,以获取工程造价在60万元以上、1200万元以下的工程项目承包权。他目前承包的工程造价实际上大多已超过60万元。
据这位老总透露,他公司的情况在国内非常普遍,很多建筑公司的资质都达不到他们所承包的工程资质标准。因此,每到遇到安全大检查,行业中的很多企业都会如临大敌。上海大火后,各级政府部门都加强了建筑行业的安全整顿。
记者了解到,近期北京的各大地产项目工地,也都遭到了临时性检查,防火安全情况是主要检查项目。
“中国的建筑公司很混乱,很多公司仅仅就是一个空壳。甚至什么事情都不做,就使用各种台面下的手段拉单,然后转包给工程队。”该人士透露,上海火灾大楼暴露出的转包事件,是普遍现象,很多建筑公司就靠转包赚钱。
北京某热销楼盘老总也向记者证实,中国目前很难找到正规的建筑公司。基本上都是挂靠或者转包的,而这些真正从事建筑工作的工程队素质又良莠不齐。为此他经常给工程队开会,亲自派人到现场管理。
保利地产老总余英近日在微博上披露,有些施工项目,本来要求苯板和防护网都是阻燃性材料,招投标时施工单位也是按此报价。如阻燃防护网(常见为绿色)42元,假的16元。开发商给的几乎都是42元,但实际采用的多为16元的。开发商和质监站经常查,经常罚款,但是,近30年,中国实际已逐渐没有了正规的建筑施工企业,只有包工头了。